從教師課稅說起之16--流浪的背後

昨天我們說到,如果沒有找到教職的人,僅僅因為修過教育學分,就可以自稱為流浪教師,
那麼,年過43歲而上過大學的人,不都成了流浪總統嗎?
照這個邏輯,各大學的文學院,每年不知製造了多少流浪文學家!

所以,流浪教師這個名詞,只是方便了某些別具用心的人用來胡亂牽拖所謂的教改亂象而已。
但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深思,就是,這個名詞顯然是從「流浪狗」轉化過來的,
但怎麼會有人如此妄自菲薄、自我作賤,以至於把自己比喻為狗呢?

如果四處碰壁的原因,確實是因為自己比不上別的應徵者,那就應該反躬自省,
是專業能力不足?還是職業性向不合?結論則不外是再接再勵,或是另謀出路,
這個時候,大概不好意思到處張揚說「沒有一個學校要我耶」。
另一方面,當然也有可能是懷才不遇,各校的人評會都沒有眼光,甚至是遴選不公,
或有循私舞弊等情事,這個時候,一個受過完整高等教育(還加上另外的教育專業學程)的年輕人,
他會有什麼反應呢?

最激烈的,就是大聲抗議,攻擊選聘制度或揭發個別弊端;要不就認清了「教育界原來如此黑暗」,
決定清者自清,不去淌那灘混水了:這兩種反應就是孔子所說的「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呼」,
「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不為」。然而,自許為流浪教師者,卻不在其中:所謂流浪也者,說好聽了,
是語出反諷,自我解嘲,但實際上,就是一種不肯面對問題,不願認真思考,不能自尊自重,
說穿了就是一種「油滑」的態度。

這種油滑的態度,其實是自從科舉盛行以後,中國士大夫階級的一種文化:
十年寒窗已經磨掉了青年人的志氣,好不容易考上了,又「留京待選」(就是當流浪縣官啦),
奔走請託,拍馬逄迎,這個時候,什麼是非公理,早就抛到九霄雲外;
從儒林外史,或類似的小說中,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嘴臉,無非就是群居終日,
言不及義,那麼,當說起自己或大家伙的失意,那不就只剩下油嘴滑舌之一途了嗎?

以上說的隱藏在「流浪」背後的一種心態,但是,部分「有主教師」的心態,也相去不遠:
我們常聽到「學生這麼難管,又不能體罰,叫那個史英來教好了」,這種話是一舉否定掉了自己的專業,
又同時作賤了自己的尊嚴 (因為並不願就體罰本身做討論),但他們竟完全不能自知!看起來,在今日的台灣,我們要想擺脫那種「中華文化」,絕不是容易的事情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o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